
新聞資訊
濟南月嫂教大家如何預防剖腹產后的感染?
濟南月嫂介紹剖宮產術后產婦的體溫一般不超過38℃,醫學上稱之為吸收熱。如手術24小時后體溫有兩次超過38℃,應警惕是否有術后感染或合并非手術引起的其他感染。剖宮產術后產婦自覺傷口疼痛屬正常現象,但疼痛的程度與個人對疼痛的耐受性有密切的關系。一般在手術后過24小時,傷口疼痛會逐漸減輕,產婦可在床上翻身或下床活動。如術后2-3天后,傷口疼痛加重,傷口局部出現紅腫、硬結或有膿性分泌物、,應警惕傷口感染。
濟南月嫂談到產后惡露持續4~6周,有一個從血性惡露轉變為漿液性惡露,再轉變為白色惡露的轉歸過程。正常惡露是沒有臭味的。如果剖宮產術后產婦的惡露持續時間長,色渾、濁,有臭味,同時伴有高熱、官底及下腹壓痛等,應考慮是否并發子宮內膜炎、子宮肌炎或盆腔炎。
濟南月嫂分析胎兒娩出后,子宮的體積逐漸縮小至正常的,過程稱子宮復舊。通常產后第一天,子宮底平臍,以后平均每天下降1厘米左右。觸診時,可感到子宮較硬,但無壓痛。當伴有子宮陣發性收縮時,有的產婦可有疼痛感。如果剖宮產術后子宮復舊延緩,即宮底下降的速度較慢,宮底有壓痛,且惡露增多,有臭味應警惕有生殖道感染,盡快到醫院就診。
濟南月嫂分析剖腹產術后患病率及感染率是陰道分娩的7-10倍,因此,除了醫生需要做的預防措施,剖腹產的媽媽也需要做好術后護理工作,預防術后感染。傷口要定期消毒,注意保持傷口干燥,不要沾到水,如果傷口沾水應立即消毒;注意個人衛生,尤其注意私處衛生,每天用溫水清洗外陰,傷口愈合前應進行擦浴,洗澡時避免盆浴;勤換衛生巾或護墊,注意惡露的排除。